阅读历史 |

第 73 章(1 / 22)

加入书签

寿北市,黄陂营。

据说这住得大多是从隔壁黄陂县搬迁来的人,虽然相隔不过百里,两边饮食习惯却相差甚多。

寿北人米饭为主食,黄陂人面食为主。

秦溪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从公共汽车下来时,孩子们立刻被巷口炸油条的小摊所吸引。

街道两面许许多多的包子烧饼和面条店,寿北人爱吃的米粉倒是不见踪影。

繁华,拥挤,而且“烟火气”十足。

“三姐,你找的人就住这里?”

平平由秦望家背着,秦溪抱着安安,四人慌乱躲过差点撞上他们的独轮车,站在路边一阵大喘气。

擦身而过的独轮车歪歪扭扭倒到路边,推车的男人骂骂咧咧地上前踢了车上柴火两脚。

然后……疼得自己先扭曲了脸。

寿北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黄陂营好像凝固了,景象还比不上十年前寿北人的环境卫生意识。

说好听点叫烟火气,其实就是脏乱差。

街上污水横流,包子铺门口停着马车,马儿正在欢快的拉屎。

好像每家店铺门口都是潮乎乎一片,没一处能落脚的地方。

“我专门找尹鹏同志打听过,就住这块。”

秦溪也是一阵后怕,刚才要不是反应快,车上的柴火就刮到了安安小脸。

“不是说那个爷爷是御厨吗?怎么会住在这么乱的地方。”秦望家不解。

“你真以为买房子搬家那么容易?”

要真靠秦海和张秀芬的工资,秦家人恐怕一辈子都要挤在大杂院里生活。

那才是老百姓们真正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像秦家这样已经步入吃穿不愁的生活状态。

“姐,你看安安。”

秦溪把遮住安安脸的帽子往上挪了挪,立刻露出双兴奋得四处乱转的眼珠子。

才十一个月的婴儿,聪明劲儿看着就跟三四岁的孩子。

黑葡萄似的眼睛好像能让人读懂情绪。

“我们赶紧找吧,太阳一落山冷得很。”

近几年的天气越来越奇怪,去年秋天热得跟夏天一般无二,今年才初秋,天就冷得要穿上薄棉袄才行。

秦溪把安安抱向前,任他好奇地四处打量。

“三姐,你找厨师,带我们来干什么?”

秦望家颠了颠背带里睡熟的平平,今天几人正睡着午觉就被喊起来,莫名其妙地跟来了这。

“林大厨非常喜欢孩子,而且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秦溪眨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林大厨性格古怪,但对孩子例外。

关于这位大叔的事,秦溪全是从尹鹏和李副院长那听来。

当初市法院邀请林大厨的儿子掌勺食堂,但因为那位学艺不精,间接成就了报刊亭小吃店的一群固定食客。

林大厨听说后,喝令儿子辞去了大厨一职

,并没有跟到新法院去。

林大厨之前曾在国宴厅里当了几年厨子,后来遭人陷害下放改造,平反之后不愿意再从事厨师一职,就在黄陂营里帮人做烧饼为生。

秦溪没把握能说服老爷子出山,所以特意带了几个小说客来,希望能起到作用。

穿过街道,一栋挨着一栋的筒子楼出现,看这个密度,中间的那几栋房子恐怕没有多少阳光。

秦溪按照尹鹏打听来的地址寻到那栋楼。

正是刚才说没有阳光的中间一栋。

走过第一排到第二排,浓重的霉味抢先扑来,一楼墙面上爬满了青苔,墙边的阴沟里臭气熏天垃圾堆满。

污水从沟里流出来,又湿又滑,走路得相当小心才行。

“就是这了。”秦溪抬头看向墙壁上写着的二栋三号,抬脚在边上的台阶刮了下。

“臭!”

突然,一道清脆的孩童音响起,平平还在熟睡中,秦溪低头一看,惊喜地“啊呀”了声。

十个月安安连牙牙学语都没有,黎书青还担心孩子是不是语言发育有些迟缓。

没想到竟然直接跳过了学舌,开口就如此清晰。

可惜现在不是欢喜的时候,四周恶臭快把几人熏晕了。

匆忙爬上三楼,楼上的气味从臭味转变成了烟火味,楼道里的墙壁被烟熏火燎的黑漆漆一片。

每家每户门前都有灶,过道勉强能让一个人走过。

走道很亮,原本封闭的尽头墙壁被凿了个大洞,要是跑快点来不及停下,说不定会直接冲飞出去。

为了排烟,竟是连安全都不管不顾,硬生生给墙壁开了个大洞。

而林大厨家,就在大洞边缘那边。

门开着,十来平的屋里一横一竖摆着两张床,剩下的地方摆了张餐桌和衣柜。

屋里塞得满满当当,以至于秦溪都没能第一时间看到坐在床上的中年男人。

“你们找谁!”

男人抬头看到门口探头探脑的秦溪几人,语气听上去很是不好。

“叔叔您好,我们想找林大厨。”秦溪尽量露出善意的微笑。

“找大厨!”突然,怀里的安安又跟着脆生生地叫了声。

男人面色一软,从黑暗中站起来走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